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> 标准化新闻
学习贯彻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之一“十二五”标准化工作回顾
文章来源: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:2016 年 02 月 01 日

         “十二五”时期,全国标准化战线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大力推进改革创新,着力提升能力水平,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,标准化事业开启了新征程、迈上了新台阶。 
        ——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。制定发布国家标准9310项,行业标准20197项,地方标准16545项,标准总数达到11.6万项。国家标准样品总数达到1878项。企业标准超过百万项。现代农业、服务业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占比明显提升,战略性新兴产业、制造业、能源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不断健全。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、国家标准与行业及地方标准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。标准实施效益日益增强,各级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超过2万个。标准结构进一步完善,应用范围不断扩大,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个领域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。 
        ——标准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。标准化协调机制不断完善,国务院批准建立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,农业、服务业、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领域部际协调机制作用日益凸显,首都标准化委员会、沿海十二省市标准化合作论坛等地方标准化协调机制逐步建立。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结合更加紧密,制定实施“十二五”技术标准科技发展专项规划,批准筹建中关村、华南等一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。以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为引领的标准化激励机制日臻完善,一批标准创新贡献者得到表彰奖励,一大批技术水平高、实施效益好的重要标准脱颖而出。军民标准融合工作机制初步建立,组建北斗卫星导航等军民共用标准化技术组织,完成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建设方案。 
        ——国际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加强。继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常任理事国后,我国又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常任理事国和ISO技术管理局常任成员,我国专家当选ISO主席、IEC副主席和国际电信联盟(ITU)秘书长。新承担ISO、IEC技术机构主席、副主席25个,秘书处28个,新立项国际标准较“十一五”末增长62%。提出海洋技术、稀土、品牌评价等一批国际标准化工作新领域,以我国优势、特色技术为基础制定国际标准99项,数量较“十一五”期间实现翻番。双多边标准化合作持续加强,与美、英、德、法、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协议29份。中英联合发布首批62组互认标准。83项中国标准与土库曼斯坦实现互认,为我国企业在土承建工程节省投资15%。 
        ——标准化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。标准化科研能力不断增强,组织实施了“十二五”技术标准科技支撑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,研制了一大批关键共性、基础通用技术标准。标准化法治建设不断推进,发布实施国家标准涉及专利管理规定、气象标准化管理规定、陕西省标准化条例以及深圳特区标准建设若干问题决定等法规制度。围绕产业升级、科技创新和社会管理重点领域,建成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53个、分技术委员会91个,技术专家接近5万名,注册国际标准化专家达到2000人。标准化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,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上线运行,向社会公开服务。 
        ——标准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进一步凸显。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型城镇化标准化顺利推进,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覆盖全国2000多个市县,强了农业,富了农民,美了农村。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,开展重点领域标准综合体研制,推进海洋钻井平台、大飞机等综合标准化试点,有力支撑了产业转型升级。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,批准发布173项节能国家标准,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门槛和底线作用充分显现,火电机组、平板玻璃等主要用能产品平均能耗大幅下降,有力助推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实现。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“筑篱”专项行动,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,完成了3816项标准技术指标比对分析,加快提高中外标准一致性程度。扎实推进商贸物流、家政服务、健康养老、旅游休闲等标准化工作,保障改善民生。制定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“十二五”行动纲要,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上一条:2023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在广西柳州举办 | 下一条:发挥“标准化+”效应 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| -返回-
Copyright 2013-2021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版权所有 辽ICP备13009210号 网站建设:恒肯科技当正汉语字典